吸入冲程:油压系统驱动柱塞向后运动,泵腔内容积增大、压力降低,此时吸入阀在内外压差作用下打开,泥浆通过吸入管路进入泵腔;
排出冲程:柱塞在油压推动下向前运动,泵腔内容积减小、压力急剧升高,吸入阀因压力差关闭,排出阀被顶开,高压泥浆通过排出管路输送至工程作业点(如钻井井口、矿浆输送管道)。
YB200 的稳定运行依赖七大核心部件的..配合,各部件功能与故障影响需重点关注:
3. 压力调节逻辑:适配不同工程场景的关键
基础压力设定:根据工程需求(如钻井深度需 15-20MPa,矿浆输送需 8-12MPa),通过油压系统的溢流阀设定基础输出压力,..泥浆压力匹配作业要求;
动态压力补偿:当泥浆粘度增大(如含砂量升高)或管路阻力增加时,油压系统会自动提升驱动压力,..柱塞推力稳定,避免压力骤降;
超压保护:当排出压力超过设定值 10%-15% 时,安全阀会在 0.5 秒内开启泄压,同时触发设备报警,防止管路或泵体因超压损坏。
设备状态检查:① 检查油压系统油位(需在油标 “上下限” 之间,不足时补充同型号液压油);② 检查柱塞与密封件是否有泄漏痕迹,若发现泥浆或液压油渗漏,需更换密封件;③ 转动柱塞联轴器,感受是否有卡滞或异响,若有异常需拆解检查;
管路连接检查:① 确认吸入管路(需选用耐压≥1MPa 的软管或钢管)无破损、接头无松动,且吸入端需浸没在泥浆池中(避免空吸);② 检查排出管路(耐压需≥设备..输出压力的 1.2 倍)连接牢固,阀门处于关闭状态(开机后逐步打开);③ 安装泥浆过滤装置(滤网孔径≤1mm),并清理滤网表面杂质;
安全装置检查:① 校验压力表与压力传感器(误差需≤±2%),..数据准确;② 手动测试安全阀(按压泄压按钮,观察是否正常泄压);③ 检查设备接地是否可靠(接地电阻≤4Ω),防止漏电;
介质准备:① 确认泥浆粘度(推荐 20-80mPa・s)与含砂量(≤3%)符合设备要求,粘度过高需稀释,含砂量过高需预处理;② 若设备长期停用(超过 7 天),需向泵腔内注入少量液压油润滑柱塞,避免启动时干磨。
2. 开机与运行操作:分步启动,实时监控
开机流程:① 接通设备电源,开启油压系统电源开关,观察油压表显示(空载油压应在 0.5-1MPa 之间);② 启动柱塞驱动电机,以 “低速模式”(柱塞往复频率 10-15 次 / 分钟)运行 3-5 分钟,检查柱塞运动是否平稳,有无异响;③ 逐步打开排出管路阀门(每次开启幅度≤1/4 圈),同时通过油压系统调节输出压力,直至达到工程设定值(如钻井需 18MPa),过程中避免压力骤升;
运行监控要点:① 压力监控:每 5 分钟记录一次排出压力,若压力波动超过 ±0.5MPa,需检查吸入阀 / 排出阀是否卡涩,或滤网是否堵塞;② 流量监控:通过流量计观察输送量,若流量下降超过 10%,需排查吸入管路是否漏气(空吸)或柱塞密封件是否磨损;③ 温度监控:油压系统油温需控制在 30-60℃ 之间,若超过 65℃,需停机检查油路是否堵塞或冷却系统(若有)是否故障;④ 异常处理:运行中若出现 “异响、泄漏、超压报警”,需立即按下紧急停机按钮,切断电源后排查故障。
正常停机:① 逐步关闭排出管路阀门(避免管路内压力骤升);② 降低油压系统压力至 0.5MPa 以下,关闭柱塞驱动电机;③ 切断油压系统电源与总电源;④ 拆卸吸入管路,清理滤网杂质;向泵腔内注入防锈油(若 3 天内不再使用),防止泵腔腐蚀;
紧急停机:仅在 “超压报警、严重泄漏、电机异响” 等紧急情况下使用,步骤为:① 按下紧急停机按钮;② 立即关闭排出管路阀门;③ 切断总电源;④ 排查故障并记录(如超压原因、泄漏位置),故障未解决前不得再次启动。
禁止 “空载超压运行”:未连接排出管路时,不得将压力调至≥5MPa,避免泵腔 “空打” 导致柱塞与密封件剧烈磨损;
禁止 “带压拆卸管路”:停机后需待管路内压力降至 0MPa 后,方可拆卸吸入 / 排出管路,防止高压泥浆喷射伤人;
禁止 “超温运行”:油温超过 65℃ 时必须停机,不得通过 “强制冷却”(如向油箱淋水)继续运行,避免液压油变质;
禁止 “无证操作”:操作人员需经专业培训(熟悉设备原理与应急处理),并持有设备操作证,严禁非专业人员擅自开机。
每日检查:清理设备表面泥浆,检查密封件是否泄漏,确认压力表数据正常;
每周保养:更换泥浆过滤滤网,检查油压系统油位与油质(若油质浑浊需更换液压油),润滑柱塞与联轴器轴承;
每月检修:拆解检查吸入 / 排出阀磨损情况,测量柱塞直径(磨损量超过 0.2mm 需更换),校验安全阀与压力传感器精度。